跳至主要内容

科技奇蹟

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

通常,跑步機上面的心率計,需要你把雙手握在上面。但今天在健身房,我目睹了現代科技的奇蹟:這台跑步機居然可以隔空讀取我的心跳!

更神奇的是,當我站在兩側休息,並且拍下這張照片時,它顯示我的心跳高達 130。(事實上只有 107)

這讓我不禁懷疑跑步機上面的心率計到底是真的,還是只是一個簡單的算法加上一點點隨機數字產生器?搞不好它裡面其實是這樣運作的:

function generateHeartRate(speed, incline) {
// 先設定一個基礎心率
const baseRate = 60;

// 根據速度和坡度增加一些數字
const speedFactor = speed * 5; // 每 1 km/h 增加 5 bpm
const inclineFactor = incline * 5; // 每 1% 坡度增加 5 bpm

// 加入一些隨機變化,範圍 -5 到 +5,讓你以為真的有在即時測量
const randomFactor = Math.floor(Math.random() * 11) - 5;

// 把數字加一加,得出最終心率
let heartRate = Math.round(baseRate + speedFactor + inclineFactor + randomFactor);

// 確保心率在合理範圍內(例如 60-200)
heartRate = Math.max(60, Math.min(200, heartRate));

// 回傳心率
return heartRate;
}

每一秒鐘呼叫以上的 generateHeartRate() 一次,你就有一個如假亂真的心率計了!

下次去健身房,把一根香蕉在綁在心率計上面然後啟動跑步機;如果它的數字開始跳動……恭喜你,你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有心跳的水果!

體感時間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資訊

這篇文章也被收錄到了筆記區。

「坐在一群正妹旁邊的一小時,跟坐著看牙醫的一小時,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。」

-- 愛因斯坦(可能是)

華盛頓郵報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《為什麼你的人生體驗,在七歲的時候就已經過了一半。》。這個文章裡面的解釋,應該很多人都有聽過:

  • 當你一歲的時候,你會覺得這一年超長的;因為這一年就是你人生的全部。
  • 但是到兩歲的時候,人生的這第二年就變成只佔你生命的 50% 了;所以第二年過起來的感覺就比第一年快一倍。
  • 第三年只佔你人生的 33.3%、第四年 25%,依此類推。

這個理論其實是 1897 年一個叫做 Paul Janet 的法國哲學家提出的。(他是男的)

如果我們把每一年的「體感時間長度」累加起來:第一年是 1、第二年是 0.5、第三年是 0.33……,前七年加起來已經有 2.59。假設人平均可以活到 80 歲,一直累加到 80 年的總和也只有 4.96。也就是如文章所說,在你七歲生日的時候,人生的體感時間真的已經過了一半了!

我現在 38 歲,累積的體感時間是 4.23。這表示,如果我可以活到 80 歲,我到目前已經體驗了人生 85% 的時間感。換句話說,我的體感生命只剩下 15% 了;有點可怕,對不對?

用同樣的角度思考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事情:

  • 貓的平均壽命大約是 15 年,我們人類可能覺得很短;但 15 年生命的「體感長度」其實也有 3.32。所以對貓本身來說,牠並不會感覺自己的壽命很短。
  • 大人覺得很快就過去的時間,對小孩子來說其實很久。舉個例子:如果你 12 月 1 號的時候跟一個五歲小孩說「12 月 24 號的時候要辦聖誕 Party」,要他期待一下。對這個小孩來說,等 24 天的感覺,相當於一個 38 歲的大人等半年的感覺!
  •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長途開車的時候,小孩子會一直問「到了沒」。對我來說坐車四個小時的感覺,是相當於一個五歲小孩的 28.8 個小時。難怪他們會覺得特別難熬啊!

這個道理還可以套用到任何跟時間無關的事物上。例如:

  • 做 YouTube 頻道,上傳的第一部片是你頻道的 100%、第二部片是頻道的 50%、第三部片是 33.3%……到了第 400 部片,就好像發不發都差不多了。
  • 又或者,第一次失戀的心痛程度是 100%,到第五次的時候只剩下 20%。

以上說的「體感生命長度的累計加總」的數列(1、1.5、1.83……),在數學上叫做「調和數」(Harmonic Number)。好消息是,雖然每一次加上去的數字是越來越小,但是這個數列還是發散的,也就是一直加上去的話,還是會達到無限大。

在剩下 15% 的生命裡,真的是要好好快樂地創造各種體驗啊!

不要當基金公司的盤子

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資訊

這篇文章也被收錄到了筆記區。

大學的時候,我對投資、基金這些東西真的是一竅不通。耳邊充斥著什麼定期定額啊、複利啊之類的名詞,一副只要每個月丟錢進去就可以財富自由一樣。於是我就跟風買了當時很多熱門的基金,像是「ooo 能源基金」、「xxx 新興市場基金」之類的。

結果呢?慘賠,過了幾年之後,投入的錢縮水成一半還不到。

後來我才了解到,原來我被當成盤子了。

如果你跟當年的我一樣,一直懶得去了解投資是怎麼一回事,拜託至少讀一下這篇文章,讓自己不要再當盤子了。

先說重點

如果你要買任何基金,請只買「低費用、被動追蹤大盤」的基金。

這是什麼意思呢?

  • 低費用:就是你每年付給基金公司的錢要很少。
  • 被動追蹤大盤:就是這個基金不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、管理,而是單純地追蹤整個市場的表現。

幾個例子像是:

  • 追蹤全球股市的 VT
  • 追蹤全美國股市的 VTI
  • 追蹤台灣大型股的 0050

為什麼要選這種基金?

原因有兩個:

  1. 人不能預測未來,就算是基金經理人也不行。
  2. 不管你賺還是賠,你都要付費用給基金公司。

光是看這兩點,你可能還是不太懂為什麼。沒關係,我用數學算給你看。

算給你看

假設某個市場的平均報酬是每年 7%。而今天有 20 支基金,有些表現好,有些表現不好,但他們的平均值也是 7%。

注意,因為以上提到的「人不能預測未來」,幾乎不可能會有一支基金,連續 20 年都勝過市場平均。你想想看,基金經理人又不是通靈師,他怎麼可能預測到 COVID-19 會爆發、烏克蘭會發生戰爭,或是川普會突然遇刺?

我用程式模擬了 20 隻基金,設定它們每年的表現範圍落在平均值的正負 10%。經過 20 年之後,你可以看到它們表現比市場平均好的機率是一半一半。

(藍色粗線條是市場平均,其他的是模擬的基金。)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說:「那我搞不好會挑到比較好的那一半啊!

那你就大錯特錯了!

為什麼?因為以上的圖表沒有把「你付給基金公司」的錢算進去啊!

台灣基金公司的陷阱

台灣的基金公司,把一般人當盤子的點就是,明明就收超高的費用,但卻還是說得好像費用很少一樣。

我到 MoneyDJ.com 查了最近一年台灣最熱門的五個基金,他們的每年費用都在差不多 1.75% 左右。

基金名稱每年費用
野村優質基金1.64%
統一黑馬基金1.64%
安聯台灣科技基金1.75%
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A不配息1.86%
統一奔騰基金1.75%

1.75% 聽起來很少對不對?!才 1.75% 而已有什麼好省的?

我們來算算看剛才的 20 支模擬的基金,如果每年要付 1.75% 的費用的情況。

結果 20 支基金經過 20 年後,只有兩支能贏過大盤!

也就是說,買任何費用是 1.75% 的基金,有 90% 的機會你會賠錢。(我大學時期買的基金,有些費用甚至高達 3~4%!你就知道我之前是多大的一個盤子了。)

費用真的很重要

1.75% 的高額費用,應該是台灣基金公司的特產,在世界上並不是常態喔!

如果你買的是美國 Vanguard 公司的 VTI,這是追蹤全美股市的被動基金,它的費用只有 0.03%。追蹤全球股市的 VT,費用只有 0.07%。就算費用已經相對高的元大台灣50(0050),也只有 0.43%(我是覺得已經太貴了)。

1.75% 是 0.03% 的快要 60 倍了耶!你平常買東西的時候不是都會看價格嗎?為什麼買基金的時候完全不看了?為什麼要買一個 60 倍貴,然後還有 90% 的機率會表現比較差的產品?

當基金公司一直跟你說「定期定額、複利的力量很可怕」時,他們說的是真的:你定期定額,付高額的費用給他們,這些費用複利之後造成的損失真的很可觀!

所以,以後買基金的時候,記得要挑「低費用、被動追蹤大盤」的基金。不要再當基金公司的盤子了!

0 元

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

我平常運動前都是去對面的全家買飲料的,今天突然想要改去 7-11 就抽到 0 元!

(看這篇筆記,了解如何培養幸運體質;看這篇貼文,測測看你幸不幸運!)

非受迫失誤

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

最近常在看奧運排球。

在日本對義大利的八強賽中,日本隊在第三局中連續獲得了三個 match point,但都沒能把握住;隨後義大利連追兩局,將比賽拖入決勝局。

在第五局中,日本隊再次 15:14 領先拿到 match point,差一分就可以晉級四強了。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,日本隊的發球掛網,犯下了致命的非受迫性失誤。最終義大利隊以 17:15 贏得第五局,日本隊只好打包回家。

(下圖:在決勝局 15:14 領先時,即將發球掛網的男人)

當比賽進入膠著狀態時,有時候一方為了趕快扭轉局勢,會嘗試高風險的策略(例如高速的發球)。這種策略常常會造成失誤,在短短幾球之內摧毀球隊的氣勢。

這讓我想起了棒球比賽中的一個重要原則:在緊要關頭,投手最忌諱的就是投出四壞球保送,白白送給對手分數。相反,比較好的做法是大膽地投給對手去打,你打得出去算你厲害。

緊要關頭時,對手跟你一樣都很緊張,對手也有很高的機率會手軟打不出去;至少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非受迫性失誤,而把比賽白白讓給對手。

生活中的非受迫性失誤,也有可能會造成不同嚴重程度的後果,它們都是可以避免的。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:

  • 在音樂會開演前兩小時吃麻辣抄手,上台後肚子痛加上腳在抖。
  • 明知道常常有警察守在那,卻還是紅燈右轉被開單。
  • 跟風買了費用高昂的能源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,賠得血本無歸。
  • 明明看到了很多不對勁的徵兆,但還是倉促決定跟前妻結婚。
  • 已經跟某單位有過不太愉快的合作經驗,但還是再次接下了他們的工作。
  • 明知道隔天有重要演講,前一天還是熬夜打電動。
  • 醫生一直跟說智齒應該拔,但就是一直不去拔。(對,雖然我在寫這篇文章,但我到現在還是沒拔 🤣)
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有時候,成功的關鍵並不是要做出多厲害的事情,而是在於避免自己不必要的(白目)錯誤。

穩穩地把球發過網,迫使對手擊敗你,而不要自己搞砸比賽。

你有幸運體質嗎?

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

以下幸運度小測驗,來自 Richard Wiseman 的《Luck Factor》。

題目

以下 12 個句子,根據你認為這個句子形容你的符合程度給 1~5 分:非常符合得 5 分,非常不符合得 1 分。

  1. 我有時候會在超市或銀行排隊時和陌生人聊天。
  2. 我沒有為生活而感到擔憂和焦慮的傾向。
  3. 我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,例如嘗試新的食物或飲料。
  4. 我經常聽取我的直覺和預感。
  5. 我嘗試過一些提高我的直覺能力的技巧,例如冥想或去安靜的地方。
  6. 我總是覺得未來會發生好事。
  7. 即使成功的機會很渺茫,我也還是會追求我想要的東西。
  8. 我預期我遇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是友善、有幫助的。
  9. 我傾向於看事情的好的那一面。
  10. 我相信即使是負面的事件,長期來說對我的影響也是好的。
  11. 我通常不會沉浸於過去的壞事中。
  12. 我會嘗試從過去犯的錯誤中學習。

解讀

題目編號測試項目及格標準高分
1~3你會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製造好運?812
4~5你有沒有善用直覺?48
6~8你覺得自己好運嗎?912
9~12你的「壞運轉好運」能力1017

我自己考了 11+9+12+18 = 49 分,驗證了我真的是一個滿幸運的人。

如果你考得不好也沒有關係,可以看看這篇閱讀筆記,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運氣。

Finale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
我下個月要彈一場室內樂音樂會,節目當中可能會演出一首我十幾年前編的曲子;所以昨天想要把原始檔找出來,把樂譜修改成演出需要的編制,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要訂正的。

從 NAS 裡面好不容易找到了(檔名亂取的)原始檔,發現檔案是 Finale 的 .mus 格式。我已經很久沒有用過 Finale 了,舊版本 Finale 的安裝檔也早就不能用,檔案現在已經打不開了啊!

好在做 Finale 的這家公司還在(不過看樣子應該也撐不久了?!),我只好到他們的官網下載最新的試用版。當然,跟大部分現代的專有軟體公司一樣,網頁上的下載按鈕當然都是假的,按下去進到的是「建立帳號」頁面,要求我必須先輸入 E-mail 註冊一個帳號才可以試用。

我當然沒有輕易地給它我的 E-mail,而是先到 Fastmail 建立一個 Masked E-mail。Fastmail 的這個功能真的很好用,你可以建立無限個臨時的 E-mail 信箱地址,用來註冊各種網路上的帳號;一旦那個信箱開始收到垃圾信,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把整個信箱封鎖,避免污染到主要的 E-mail 信箱。

終於註冊帳號、下載、安裝完成後,點了 Finale 的圖示兩下,發現它完全沒有反應?反覆 force quit 重開了好幾次之後,才發現它應該是在掃描我電腦上的 VST Plug-ins,但畫面上並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它在做什麼。最後,我大概等了五分鐘(雖然感覺過了更久),才終於進入 Finale 的主畫面。

耶!Finally!

接下來,就是把我要改的曲子,以及一大堆我在 NAS 備份裡找到的 .mus 檔案,一個一個打開並且匯出成開放的 MusicXML 檔案。弄了好一陣子,才終於完成了這次的救援行動。
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當你使用專有軟體時,總會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的檔案變得無法使用。專有軟體公司會用封閉的檔案格式來保護(ㄅㄤˇ ㄐㄧㄚˋ)你的作品;未來的你,可能會需要忍受冗長的註冊帳號、安裝過程(甚至付出一些費用),只為了再次看到自己的作品。

現在去檢查一下你的作品庫吧!你的作品都有開放格式的備份嗎?

  • 📝 文字文件:不要只留 Word 檔,也要存純文字(.txt)、開放文件(.odt)或 Markdown(.md)版本。
  • 🔢 試算表:不要只有 Excel 檔,也要輸出純文字的 .csv。
  • 🎭 簡報:不要只留 Powerpoint 檔,也輸出 HTML 版。
  • 🖼️ 圖片:不要只留 Photoshop 檔,把重要圖層輸出成 .png、.jpg、.webp、.svg 等格式。
  • 🎹 編曲:不要只留編曲軟體的專案檔,也分軌輸出 .wav 檔案;MIDI 檔(.mid)也要留一份。
  • 🎼 樂譜:不要學我只留 Finale 檔案,轉成 MusicXML(.mxl)的話任何打譜軟體都可以讀取;MuseScore 的 .mscz 檔和 LilyPond 格式(.ly)也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解決問題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
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被解決,那麼專門解決問題的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因此,解決問題的人,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希望問題被完全解決。例如:

  • 醫生是幫你治病、讓你變健康的;但如果所有人都超健康、不會生病,醫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所以,醫生某種程度上還是希望人們是會生病的。
  • 防毒軟體是用來保護電腦不要中毒的,但如果完全沒有病毒,防毒軟體公司就要倒閉了。所以,他們其實也希望有多一些病毒,或者偶爾也會製造一些病毒,以及誇大一下下病毒的威脅(?)。
  • 鋼琴老師是要解決學生的鋼琴問題的,但如果學生完全沒有(該位鋼琴老師可以看得出的)鋼琴問題,那麼他的工作將會很難進行。所以有些鋼琴老師,會一直跟學生說他彈得有問題,但又一直不說清楚到底是有什麼問題。

有的時候,解決問題的行為會引發新的問題。例如:

  • 電子設備:隨著科技的進步,我們的電腦和手機應該要變得越來越快才對。但為什麼 1990 年代時,電腦需要花 30 秒開機、很多網頁需要十幾秒才能讀出來;而到了 2024 年,電腦依然還是需要花 30 秒開機,很多網頁也還是需要十幾秒才能讀出來呢?這是因為,隨著硬體性能的進步,開發者就會想要把軟體變得更沒有效率。如果電腦和手機不變慢,你怎麼會想要買新的
  • 手機的「專心模式」:你可以花時間做超複雜的設定,限制什麼情境下可以使用什麼 App、不能使用什麼 App,什麼時候訊息會響、什麼時候不會響等等。但光是花時間去設定這些東西,就浪費掉你原本可以專注工作的精力了。(小秘訣:把手機關掉就好了。)
  • 社群媒體:本意其實是要幫助你跟朋友聯絡、分享生活的;但如果它好好地只讓你看到朋友的動態就好,你看完就會關掉、就不會一直使用它,它就賺不到廣告費了。所以它必須用各種機制(按讚、愛心、追蹤者數量等等)製造一些虛假的社交需求,引起你的焦慮和比較心態,你才會一直不斷刷它、為它製作更多內容,好讓它能夠存活。

其實有些問題放著不管它也沒什麼關係的。也許我們最大的問題其實是:總是想要解決所有的問題。

AA 制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
跟一位女性朋友聊天,她提到了她的朋友一個初次約會的情況:那個男生居然連 100 塊的飲料錢都要跟女生要!朋友對此感到不可思議,難道是台灣男生特別喜歡 AA 制1嗎?這讓我想寫一下我個人對於 AA 制的看法。

我的原則是,我會「預設」所有的男女約會都是由我來付費2。這一點在初期約會時尤其重要,特別是當約會是由男方發起、餐廳也是男方選擇的情況下。

想想看這個情境:男生跟女生第一次約會,男生訂了一間每人要台幣 3,000 元的西餐廳。吃完後兩人走到櫃台前,男生卻躲在女生後面,小聲地說:「妳先結妳的部份。」走出餐廳之後,兩人的氣氛可能會比剛吃的沙拉還要冷,男生飯後可能也別想跟女生發生什麼事情了。

女生第一次出來約會,已經付出了很多時間化妝、打扮、挑衣服,讓你看到她最正的一面;而且她也不知道你會訂哪間餐廳、會不會很貴。在這種情況,男生大方地直接付錢,不但可以消除女方的壓力,也是對她付出的時間和心力的一種感謝。

如果男生能消除女方的壓力,她就更能專心去當一個有魅力的、快樂的約會對象,然後為男生帶來更好的約會體驗,所以最終的好處還是會回到男生身上的。

當然,我前面說的「預設」男生要付費,當然不是要男生笨笨地成為女方的提款機,當然也要觀察女方的態度。一個優質且有能力的女生,在男生為她付費後,一定會有回報的想法:有些女生會主動說下一次約會她要請客,或者提出下次她要做菜給你吃之類的。會這樣表達感謝和互動的女生,才是比較值得進一步發展的對象。

當然,主動付費並不代表男生應該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。預算有限的話,約會也可以坐捷運、吃魯肉飯和炸臭豆腐啊!這也可以看出對方對各種預算的行程的接受程度。

最後,如果確實是面臨經濟困難、一定需要 AA 制的時候,最好的方式還是直接說開。如果女方只是因為這樣就不能接受,那就也不用浪費兩人的時間了呀!

Footnotes

  1. 指男女約會時各付各的錢。

  2. 當然,我現在已經結婚了,不再跟老婆以外的女生約會了。

假宅男 vs 真宅男

·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
資訊

這篇貼文也被同步到了筆記區。

在一般人的眼中,只要是會常常使用電腦、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,嘴邊偶爾會吐出一些很難懂的科技術語的男生,就是一個「科技宅男」了吧?!但其實啊,科技宅男還可以分成兩種,分別是:

  1. 假宅男(或一般人認為的「3C 達人」)
  2. 真.宅男1

兩種不同的生物

假宅男追求的是潮流與便利。他們擁有最新、最高階的 iPhone、iPad 和 MacBook;只要裝置感覺稍微有一點點變慢,就會把它賣掉;對於各大社群媒體以及新版 iOS 的新功能瞭若指掌;開車時全靠 Google Maps 導航,就算是回家的路也不例外;把所有的照片和文件都存在 iCloud 和 Google Drive;訂閱了二十個不同的線上服務;口頭禪是「Hey Siri,我的 AirPods 在哪裡?」。

「真.宅男」追求的是自由與掌控。他們選擇使用十幾年前出品的 ThinkPad X220 筆電,因為它有超好打的鍵盤,以及可以安裝自由的 Libreboot BIOS,作業系統當然是 Linux;手機上裝的是注重隱私的 GrapheneOS 作業系統,當然也不會忘記把 Google Play Services 給關掉;開車時使用離線的 OpenStreetMap 來導航;自己架設了 NAS 和私有雲,自己保管自己的照片和文件;用電腦的時候,80% 的時間都在終端機裡度過;口頭禪是「等等,讓我 ssh 到我的樹莓派上看看。」

(沒錯,真.宅男說出的 ssh 會自帶等寬字體和底色!)

你應該努力成為「真.宅男」

假宅男的外表看起來可能更光鮮亮麗,甚至在不懂科技的人眼中看起來比「真.宅男」還要厲害;但實際上,他們只是一群被大科技公司馴服的忠實用戶而已。

有趣的是,你可能會發現超過 90% 的科技 YouTuber 都是假宅男。為什麼呢?因為廠商們最愛的就是假宅男啊!畢竟,叫你去買最新款的科技產品,比教你如何利用 Linux 讓舊電腦起死回生容易賺錢得多。

以下,我會提供一個「真假宅男對照表」,對比他們的生活哲學和使用工具的習慣。它除了可以幫助你區分這兩種生物之外,還能指引你如何從一個假宅男,進化成強大的「真.宅男」。

生活哲學

方面假宅男真.宅男
🌟 核心價值方便、簡單、漂亮、主流的最好注重隱私、自由、所有權、自力更生、對主流說法持懷疑態度
🖥️ 科技態度消費主義、被動接受預設值DIY 精神、客製化、理解自己使用的工具的運作方式
🌐 世界觀科技是別人提供的服務科技是需要自己掌握的工具
📊 個資用個資交換免費服務強調個資所有權和控制權
🕵️ 隱私我又沒做壞事,有什麼好隱藏的覺得隱私是基本權利,理解資料外洩可能的後果
🆓 軟體接受專有軟體強烈偏好自由、開放原始碼軟體
🔧 硬體最新產品出來就要買老舊筆電起死回生才有成就感
📺 內容消費主流媒體、演算法推給我什麼就看什麼尋求精心製作的高品質內容
👥 社交互動大型社群媒體、公開分享自己的一舉一動自有網站、選擇性地分享個人資訊
📡 資訊接收一直不斷地查看最新資訊有意識地定期查看資訊
🔍 問題解決尋求客戶支援、壞了就換自行排除故障、修復和改進
💾 資料儲存依賴大科技公司的雲端方案自有 NAS、多地備份
🤖 對 AI 的態度ChatGPT 好方便、用到爆線上 AI 是很強大沒錯,但也自行準備離線的語言模型方案,避免依賴線上服務
🚫 對廣告的態度只好接受,不然怎麼辦強烈反感、使用 ad-blockers
📡 對監控的態度不知道、不 care高度關注、積極避免
🏢 對大科技公司的態度信任和依賴懷疑和避免
💰 對訂閱的態度覺得訂閱服務是常態盡可能避免訂閱制,偏好一次性購買、自架解決方案
💪 數位韌性依賴各種網路服務完成日常工作為服務中斷做好準備
📐 檔案格式接受專有格式、忍受 DRM強烈偏好開放標準、拒絕 DRM

使用的軟體或服務

類別假宅男真.宅男
💻 作業系統Windows 或 macOSLinux(例如 DebianArch
📱 手機作業系統iOS 或 AndroidGrapheneOSLineageOS
🌐 瀏覽器Google Chrome 或 SafariBraveFirefoxLibrewolf
🔍 搜尋引擎GoogleKagiDuckDuckGoSearXNG 或自架搜尋解決方案
📧 電子郵件GmailProtonMailFastmail 或自架郵件伺服器
📊 辦公軟體Microsoft Office 365LibreOffice
☁️ 雲端儲存Google Drive、Dropbox、iCloudNextCloud 或自有 NAS
🔐 密碼管理LastPass、1PasswordKeePassXC、自架 Bitwarden
💬 即時通訊LINE、WhatsApp、Facebook MessengerSignalNextcloud Talk 或自架方案
🌎 社群媒體Facebook、Threads、Instagram誰需要社群媒體?
🎥 影片平台YouTube、TikTokPeerTube
🎵 音樂串流Spotify、Apple Music擁有離線檔案
🔄 檔案同步Dropbox、Google DriveSyncthingNextCloud
📝 筆記Notion、EvernoteMarkdown 檔案,透過 SyncthingNextCloud 同步
📅 日曆Google CalendarNextCloud Calendar 或自架 CalDAV 伺服器
🗺️ 地圖Google Maps、Apple Maps基於 OpenStreetMap 的解決方案(如 Organic MapsOsmAnd
🏠 智慧家居Amazon Alexa、Google Home自己用手控制冷氣和燈
🤖 虛擬助理Siri、Google Assistant、Alexa不使用
📹 視訊通話Zoom、SkypeJitsi Meet
📱 行動硬體iPhone、熱門 Android 手機去 Google 化的 Android 手機
📚 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拒絕購買有 DRM 限制的電子書
📺 智慧電視Apple TV、Android TV把 Linux 電腦用 HDMI 接到電視
📄 文件格式.docx、.xlsx、.pdf純文字、Markdown、開放文件格式
👨‍💻 文字編輯Microsoft WordVimMicro
🌐 網站託管SquareSpace、Wix、WordPress.comHugo 或其他靜態網站生成器
🤖 AI 助理ChatGPTOllama 或其他離線 AI 工具
🖼️ 影像編輯Adobe PhotoshopGIMPKrita
✏️ 向量圖形Adobe IllustratorInkscape
🏗️ 3D 建模AutoCAD、SketchUpBlender
📊 系統監控Windows 工作管理員、macOS 活動監視器htop
🖥️ 遠端桌面TeamViewer、AnyDeskRemmina

Footnotes

  1. 其實還有超越「真.宅男」的「真.超宅男」,這個以後可以用另一篇文章來討論;但目前我們先把這兩種歸成一類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