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形象照
上次拍形象照已經是 2018 年的事了,而且還是跟婚紗照一起「順便」拍的。就只有這麼一張照片,我在 NiceChord 實體書的書腰上用它,好和弦的影片開頭也放它。一圖走天下。
(好和弦實體書書腰)
(2018 年拍的形象照)
七年一瞬間就過去了。最近照鏡子時發現自己長得越來越不像照片上那個人(?),差不多應該是重拍形象照的時候了。
燒錢的藝術
很幸運地,我剛好有朋友(就是之前我要推坑她用 Markdown 的那位)認識攝影界的大神王晨熙(Henry Wang,這是他的 Instagram 連結,但我沒有 IG 帳號,點進去只能看到一片空白;這麼好的攝影師值得一個專業的個人網站),於是我、檸檬卷和朋友三個人,就決定一起組團拍照了!
這是我們花最多錢的一次拍照體驗(不要問多少錢!很可怕!)。除了攝影師以及他的兩位助理之外,還請了化妝師、髮型師一整天全程跟拍,當然也別忘了租攝影棚一整天的場地費用。
當然,化妝師和髮型師的重點不是照顧我啦,而是弄她們兩個女生——我這個年近四十的大叔,妝和髮加起來大概十分鐘就解決了。
被拍照不輕鬆
一整天總共要拍七組照片:我只有一組(除了西裝我也沒別的裝扮可換了),檸檬卷和朋友各三組(要換三套不同服裝、場景、燈光設定等等)。每一組拍攝要花 10-15 分鐘設定背景、燈光等等的,然後實際拍攝大概 30-40 分鐘。
別覺得「被拍照」是什麼輕鬆愜意的事情。要一直盯著鏡頭做各種動作或表情,其實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工作。
情緒價值
兩個攝影師助理各司其職:其中一個人要即時調整燈光角度、準備道具、幫我整理服裝等等;另一個人會在電腦上監看(相機是直接連線到 MacBook 上,每拍一張他就能即時看到),檢查相片的品質。
攝影師每按一次快門,那位在電腦上監看的助理常常會大喊:「可以喔!」、「很好喔!」、「這張很棒喔!」。我不曉得這是不是某種心理戰術,故意喊給我聽的?但這招還真的有用,聽到他這樣給我情緒價值,我的表情和姿勢好像真的會變得更有自信一點。難怪大家還是這麼需要在社群媒體上被按愛心。
有兩張照片看起來像是我坐在辦公桌後面,一副專業股票分析師的樣子。但真相是,那根本不是桌子,只是兩個人幫我扶住一張黑色紙板而已。Magic!
(「桌子」只是一張薄紙板而已)
最終成品
最後拿到了四百多張原始照片,可以選擇三張後製成最終成品。其實拍攝的時候,我嘗試了戴眼鏡的和沒戴眼鏡的版本,後來大家一致覺得不戴眼鏡比較好看,所以最終版本全部選了沒眼鏡的。
以下就是最後選出來的三張:
檸檬卷的照片
檸檬卷自從拿到照片之後,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研究自己的美貌,所以我也要在這邊分享她的全部九張作品。
如果你覺得好看,也可以像那位攝影助理一樣,寫 E-mail 跟檸檬卷(lemonjanet@fastmail.com)說「可以喔!」、「很好喔!」、「超正喔!」之類的正面評價,給她一點情緒價值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