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上游
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
最近看到一則關於 Cursor(AI 輔助的程式碼編輯器)的新聞。新聞大意是說:

  • 🚀 Cursor 靠著上游起家:Cursor 靠著整合 Anthropic(推出 Claude AI 的那家公司)提供的便宜 AI 服務,能夠以每個月 20 美金提供用戶幾乎無限制的 AI 程式輔助。這個商業模式讓 Cursor 快速成長到年收入 5 億美元。
  • 💸 上游突然大漲價:但是 Anthropic 在今年 5 月推出 Sonnet 4 和 Claude Opus 4 模型後沒幾天,突然對 Cursor 大漲價。這就好像是先到你家幫你裝好水管,然後隔天大漲你水費一樣。
  • 💔 被迫改收費:Cursor 只好被迫對自己的訂戶改變收費方式:原本每月 20 美金的方案被大幅限縮,還推出每月 200 美金的新方案(但新方案比原本 20 美金的方案還爛)。
  • 💢 被罵爆:Cursor 的用戶紛紛抱怨要退訂,而依賴 Anthropic 維生的 Cursor 完全進退兩難。

脆弱的上游依賴
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如果你的工作過度依賴一個穩定、不在你掌控下,或存在根本缺陷的上游,那麼崩盤一定是「指日可待」的。

像是以下的例子:

  • 🔥 YouTuber 靠著 react 知名藝人 MV 蹭流量:雖然一開始能快速累積觀看數,但人家是來看「你說了他們最喜歡的藝人什麼」,而不是來看「你」呀!而且,這樣玩總有一天會被告侵權。
  • 💣 YouTube 影片的主體是演奏或分析版權音樂:在 YouTube 上用版權音樂就像是在自己頻道上放不定時炸彈,哪一天頻道突然消失都不知道為什麼。
  • 🎲 過度依賴演算法推薦:在 YouTube、Facebook、Instagram 還是其他平台都一樣,一旦演算法調整(不用說也知道會往哪個方向調整),觸及率就可能瞬間暴跌,平時賴以維生的廣告收入斷線。
  • ☁️ 過度依賴專有工具雲端服務:當關鍵工具漲價或停止服務時,整個工作流程就癱瘓。就像以上的苦主 Cursor 一樣,本來好好的商業模式,因為上游供應商的政策改變,瞬間就要重新大調整。

沒有白吃的午餐

雖然依附在一個自帶流量、自帶技術、自帶用戶的平台上感覺很方便,感覺可以讓人少奮鬥幾年,但同時你也要付出被上游綁架的代價。

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;如果有,那你大概就是午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