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有軟體必變爛理論
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
還記得我以前介紹過的 Google NotebookLM 嗎?它是一個很有趣的服務,你上傳任何文件,它就可以產生一男一女對話的 Podcast,討論你上傳的文件給你聽,幫助你更了解主題。非常好用!
總之,今天登進去 NotebookLM 時,發現主畫面最上面出現了一個新的區塊——「精選筆記本」。結果,根本就不是什麼「精選筆記本」咧,它就是一堆廣告。而且這東西佔據了半個螢幕的空間,把我真正要用的筆記本全部推到下方。
NotebookLM 的「變爛化」悄悄開始了。
(Google:這不是廣告喔!這是「新功能!精選筆記本!」。)
這就是悲傷的現實:幾乎所有我曾經愛用過專有軟體和雲端服務,現在全部都變得很爛、很煩或很貴。真的,我是說全部,幾乎沒有例外的:MacOS、Windows、iOS、Evernote、Google Drive、Gmail、Google Chrome、YouTube、Spotify、LastPass、Reason、Photoshop……
Enshittification(大便化)
其實這種現象有個專有名詞,叫做「Enshittification」(大便化、變爛化)。這個詞是由作家 Cory Doctorow 提出的,用來描述網路平台和軟體服務的生命週期:
- 💕 第一階段,對使用者好:軟體剛推出時,超好用、超乾淨、使用者體驗極佳。
- 💰 第二階段,對商業客戶好:累積了大量用戶並將他們綁架後,平台開始對廣告商好,到處狂塞廣告,使用者體驗開始大幅下降。
- 🪓 第三階段,收割韭菜:等到商業客戶也被綁架後,平台開始兩面通吃,從所有人身上榨取最大價值。這時產品會變得超爛,但因為大家都用習慣了,資料都在上面、朋友都在用、流量都靠它,根本跳不走,就只能咬牙忍受。
- 🪦 第四階段,平台死亡:平台變得實在太爛、太貴、太煩人,最終被新的競爭對手取代,重新開始第一階段的循環。
專有軟體必變爛
根據自然定律,專有軟體和雲端服務「一定會」背叛你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。你喜愛的專有軟體或服務,目前在哪一階段呢?
愛要專一,軟體使用要劈腿。一定得使用專有軟體和服務的話,務必請腳踏兩條船,準備好備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