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音樂不好玩
Suno AI(音樂生成服務)的 CEO Mikey Shulman,在接受 Podcast 訪問的時候丟出了驚人言論:他認為大部分人並不享受做音樂的過程。
(YouTube 連結,以下引言在影片 23:17 處)
"And so that is first and foremost giving everybody the joys of creating music... It's not really enjoyable to make music now. It takes a lot of time, it takes a lot of practice, you need to get really good at an instrument or really good at a piece of production software. I think the majority of people don't enjoy the majority of the time they spend making music."
(所以首要任務是讓每個人都享受創作音樂的樂趣……現在做音樂真的不好玩。你需要花很多時間,需要很多練習,需要學習演奏樂器和操作編曲軟體。我想大部分人不享受他們花在做音樂上的大部分時間。)
——Mikey Shulman 在 20VC Podcast
我的天,你在說什麼啊?
這太麻煩了,不好玩
想像一下,如果我把他的邏輯套用到其他事情上會發生什麼。
- 🕹️ 打電動:現在打電動真的不好玩!你需要看著螢幕、閃躲敵人、收集道具,還要拿著搖桿緊張地按來按去……太麻煩了!大部分人其實不享受玩遊戲的過程,我們應該讓 AI 直接幫你破關,這樣每個人都能體驗「遊戲的快感」。
- 🍿 看動畫:現在看動畫真的不好玩!你需要一集一集追、要等更新、情緒要隨著劇情波動,還要準備零食和飲料來配……太麻煩了!大部分人其實不享受看動畫的過程,我們應該讓 AI 直接告訴你結局,這樣每個人都能體驗「追劇的樂趣」。
- 💕 談戀愛:現在談戀愛真的不好玩!你需要曖昧、要找話題聊天、要花錢約會,晚上還要一起進行床上運動……麻煩死了!大部分人其實不享受戀愛的過程,我們應該讓 AI 直接安排你們結婚生子,這樣每個人都能體驗「愛情的美好」。
這就是我們的 Suno AI CEO,Mikey Shulman 對音樂創作的想法,他覺得全世界花時間練琴、寫歌、做音樂的人都是受虐狂。
魔術方塊與籃球的哲學
在前陣子整理 blog 舊文的時候,發現我曾經學會解過魔術方塊(可惜現在早就忘了)。那時候我看著 YouTube 教學影片,學習了幾種公式轉法,第一次把六面解出來真的覺得超有成就感(於是寫了這篇 blog)。
如果當時 Mikey Shulman 突然出現,直接塞給我一個已經完成的魔術方塊,我大概會滿頭問號地說:「然後呢?」
打籃球也是一樣的道理呀!就算現在有一個投籃命中率是 100% 的機器人,我也不會想要買它來代替我去公園投籃。即使我的三分球命中率慘不忍睹(還是無人防守的情況下),我還是想要親自體驗球從手中投出去的感覺(當然,出手的瞬間還要喊一聲「Curry!」才算是完整的體驗)。
完成品?早就滿街都是了
做音樂就像解魔術方塊和打籃球。不論是在鋼琴前練習蕭邦的作品,還是在編曲軟體裡對聲音做各種奇怪的處理,我們要的從來就不是一首「完成品」。世界上早就已經有無數超便宜的「完成品」了,我們真正想要的是「玩」跟「做」的過程本身。
其實我很早就感受到「音樂成品不值錢」的現實了。從串流平台的微薄分潤,到商用素材庫裡堆積如山、供過於求的罐頭音樂,現在又加上了 AI 音樂生成器,音樂成品的價值已經被稀釋到趨近於零。
世界上不缺音樂,缺的是「玩音樂的樂趣」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來沒把重心放在製作「完成品」上,而是專注在音樂教學。我相信「引導別人了解音樂、體會音樂樂趣」的能力,才是將來的音樂人們最重要、也最有市場價值的技能。
(說到「享受音樂的樂趣」,我的兩個課程《鋼琴技巧急診室》和《即興幼幼班》絕對比 Suno AI 更能讓你享受音樂的樂趣。畢竟,用自己的雙手流暢地在鋼琴上彈出有靈魂的音樂,比當個 AI 垃圾消費者好玩太多了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