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小故事

·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

📝 注意:本文只是一個虛構的小故事。

因為我最近讀了好多奈須蘑菇的作品,覺得寫個故事好像很好玩,所以就寫了。以下故事中的描述跟真實人物、場所、事件都沒有關係,如有雷同純屬巧合。

1

2016 年秋天,藍光在深夜中搖曳。1

W 凝視著螢幕,正在剪輯他的 YouTube 音樂教學影片。對 W 來說,剪片的時光是很療癒的,至少有那麼一下下能讓他忘記婚姻中的不愉快……直到他被手機的震動打斷。

「你看到 M 在 Facebook 上的貼文了嗎?」好友發來的訊息裡帶著不詳的預感。

M 在 Facebook 上貼文指控 W 與一位年輕女學生有不當關係。其實 M 明知沒有,她只是故意寫得好像有一樣。M 把「深夜」、「年輕女學生」、「做音樂」這些無害的詞彙,扭曲成某種意有所指的暗示,並且以「蘿莉控」稱呼 W。

事實上,W 是真的在深夜聽學生的作品,只是是在自己家裡的電腦上一個人聽;M 認為 W 在非上課時間幫忙修改學生的作業、以及在 Facebook 上按讚都是一種出軌的行為。

這也不是第一次了。過去兩年,W 已經兩次跟 M 嘗試提出離婚的討論,最後都是在 M 的眼淚和「我會改變」的承諾下作罷。他想起婚前那些被他刻意忽視的警訊:M 對朋友圈的過度干涉、無理的質問、反覆無常的情緒……當時的 W 太懦弱,加上被「婚姻需要包容」、「沒有十全十美的另一半」這樣的觀念蒙蔽,還是選擇了與 M 結婚。

但這一次不一樣了。

看著螢幕上的貼文,W 決定這次一定要拯救自己。不管怎樣他都不會心軟。

那個害怕衝突、總是軟弱妥協的自己,正在死去。

2

現實開始朝著驚悚電影的方向發展。

十二月的第一個週三,W 收到遠在法國的學生 F 發來的緊急訊息:「老師,M 說她要自殺!」接著是一串截圖,M 說「她吃了藥」,用各種方式向 F 表示她即將要結束生命。救護車呼嘯而至,但檢查結果證實這只是一場戲碼。

這樣的戲碼只在短短兩天後又重演了一次。

M 開始學會向 W 的學生家長「訴苦」;她也打電話給共同好友們,聲淚俱下地「揭發」W 的「真相」。W 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消失,教學生涯正在崩塌。

W 找了律師,開始整理證據,錄下每一段對話,保存每一則訊息。

這些自殺威脅和不實指控雖然煩人,但對 W 來說,只要好好收集證據,在離婚法庭上是對 W 有利的。一想到這些鳥事可能在法庭上成為擊敗 M 的武器,W 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。

3

事態在 M 的父親介入之後更加失控。

那個男人來到了 W 的家,像是憤怒醉漢般地在客廳踱步。口中吐出的威脅就像是糟糕電影的反派:「今天就讓你看看!」、「看你還能不能彈琴!」,更可怕的是他叫他女兒「去化工廠買那個,潑下去,全部 S 掉」。

原本害怕衝突的 W,在這一刻意識到自己比 M 的父親還要高大,要打架的話應該也不會輸,而且看起來對方並沒有帶著「化工廠買的那個」;於是當著對方的面打電話報了警,然後很有耐心地讓 M 的父親繼續大聲講話。

不久之後,M 的父親就被警察請走了。一切都被口袋中的錄音筆如實記錄。

4

2017 年的每一天都是一場消耗戰。

當一位女學生無意間用了 W 家裡的熱水壺,M 像是找到了新的武器。「你知道她侮辱了我的地位嗎?」歇斯底里的聲音在客廳迴盪,「她把我當空氣!我可是這個家的女主人!」

接下來,M 的行為更加失控。她在 W 上課時突然闖入,用各種藉口打斷課程。有時跪在琴房外痛哭,有時躲在樓下跟蹤學生。W 開始收到學生的求救訊息:「老師,M 一直打電話給我……」、「她說要聯絡我爸媽……」

在那場重要演出前,M 甚至藏起了 W 演出用的樂譜。「你不跟我好好談,就別想拿回去!」,彷彿這樣就能困住音樂、困住自由。W 只是默默地重新列印了一份樂譜。演出完後回到家,牆上出現密密麻麻貼滿的婚紗照,像是某種詭異的魔法陣。W 感到頭暈想吐。

5

逃亡,意外地成為了救贖。

W 在一個雨夜收拾了簡單的行李——筆電、幾件衣物,一個小小的 MIDI 鍵盤。對於一個 YouTube 創作者來說,這些就夠了。最初他在幾間不同的膠囊旅館、AirBnb、飯店流轉,直到遇見了那間改變他生命的避難所。那是一個位在台北東區虎林街的樓中樓,有兩層,W 租下了其中一個房間。

律師建議 W 繼續支付原屋的租金,「這會讓法官看到你的誠意和氣度。表示你願意好好談判,而不是馬上想趕她出去。」於是工作受影響、收入已經大幅降低的 W,維持著兩個空間的開銷。看似不理性的選擇,卻暗藏了某種智慧。

W 還有一筆存款,再打一陣子消耗戰不是問題。他依然不時會回原本的住處拿必需品,並且學會了抓準時間快速進出,絕不多做停留。

意外的是,這段看似逃亡的日子,卻成了 W 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之一。

W 跟幾個也是長住在民宿裡的人成為了好朋友,大家每天一起做飯、聊天、採買生活用品。那間 AirBnb 每天也會有新的旅客,常常是外國人。英文勉強還可以的 W 有時會幫房東招待這些客人,帶他們去夜市吃道地的臭豆腐,或是去象山步道享受自然。W 在那幾個月中英文變好了。

「好爽喔!」,W 覺得他好像在度假,完全忘記了自己正在打離婚官司。

在這段日子裡,W 的 YouTube 依然維持每週更新,僅僅依靠著一台 MacBook Pro、一個 MIDI 鍵盤和一支 USB 麥克風,還好他在頻道中不需要露臉。W 有時會在影片最後藏一些彩蛋,暗示他的生活遇到了一些不平靜。

6

2017 年六月的一個下午,W 如往常一樣的返回原住處拿東西,發現門被反鎖了。不管做什麼,裡面的 M 都不願意開門。

進不了自己家的 W 站在門外,不慌不忙地打電話叫了警察,開啟總是隨身帶著的隱藏攝影機,像是某種儀式般地從頭到尾記錄這場鬧劇。

W 這時想通了。靠離婚法庭是沒有用的。

——「為什麼要繼續支付房租,讓 M 白住?」

——「這樣的『好人』角色,在法庭上真的有意義嗎?」

三天內,W 找到了新的房子,一氣呵成地搬離(連同那台平台鋼琴),並且跟原住處的房東解了約。失去了免費住處的 M,現在得自己想辦法、面對現實了。

在那之後不到兩個月,那個曾經揚言「我就是不要離婚,我才不要錢」的 M,透過律師提出了和解條件,W 接受了。在戶政事務所領到新身份證的 W 衝向了台北小巨蛋,見證了中華女籃從 17 分落後到最後逆轉勝的奇蹟。

W 覺得自己變成了中華隊的幸運物,畢竟離婚證書散發出來的好運光環太強大了。

Footnotes

  1. 這是奈須超愛用的開場詞。